首页> 流行服装 > 流行风格
为什么木结构在北美流行(为什么木结构在北美流行呢)
时间:2023-10-10 14:00:08 浏览:5 作者:ye

1. 为什么木结构在北美流行呢

1、主要的原因是材料便宜、环保。木材在美国算是最便宜的建筑材料,不管外墙还是内部装修,用木头的价格都是便宜很多的。美国大部份的平民住宅几乎都是用木头建造的,但比较豪华的房子还是用石头或砖建的。

2、美国人工贵。工业化生产木料,到你家只要直接组装起来就可以了。说白了还是为了建造成本低,因为3层楼的房子对结构没什么要求的,所以就用木头得了。美国大部分的房子都是预制木结构拼装的,木结构抗震好,采用预制板体系工期短,造价便宜。并且有些房子结构拆除后还可以重新利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房子施工周期长,技术相对复杂,算上人工的话,房子造价就太高了。美国木质房子的施工技术非常成熟,房屋质量(隔音、隔热、防水等)甚至比国内水泥混凝土房屋的质量还要好,国内现在有的一线城市也开始引进美国和加拿大甚至北欧的木质房屋技术来建造小别墅,卖的不是一般的贵。

3、而且在老外看来,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石结构的建筑物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拆除和建筑废料处理都很麻烦,环保成本也极高。

4、老外比较喜欢迁徙,一栋房子不会住太久,也没有一辈子的打算,那些富豪的豪宅都是要传承的,自然质量好,克林顿那鹅卵石房子够结实,就是贵了点

5、经济因素:房产的价值=地价+建筑成本,房产价值中,如果地价占主要部分,建高层就划算,如果地价便宜,建低层建筑经济上就合理。像在美国,如果你要起高层,按建筑标准规范要求,基础处理,结构要求,抗震等级要求,消防要求等等,都要摊入建筑成本,只有在城市中心地带,地价很贵的条件下起高层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而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地价便宜,买一座二层楼带院子和市中心挤公寓也贵不了多少。

6、美国绿化好,木头多。美国的国土面积很大,树木太多,不利用就是浪费。

2. 木结构房屋为什么会百年不烂

如果按照正规工程的设计要求,

普通民用建筑规范要求要达到50年的设计寿命.

如果是重要建筑的话,则是100年.

一般理解,

就是木结构设计决定了建筑的寿命.

不能单纯说木房子就能有多少年的寿命.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从国内外实际的工程经验,

适当的维护使得木结构建筑的寿命延长

3. 为什么木构架流传久

汉朝由木构架结构所形成的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其中以庑殿、悬山两种屋顶形式用得比较广泛。不过当时的歇山顶是由中央的悬山顶和周围的单庇顶组合而汉代房屋三种成。其结构在最初结合时,自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阶台,成为上下两迭形式。此外,汉朝还出现了由庑殿顶和庇檐组合后发展而成的重檐屋顶。

4. 为什么木结构建筑低碳

仿古木结构建筑具有传统建筑美学价值,其发展前景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价值较高,有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技艺。

2. 仿古木结构pursuit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品质,符合当前推崇绿色、低碳理念的方向。

3. 仿古木结构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可以塑造独特的文化空间和人文环境。

4. 可与现代建筑进行有机结合,使建筑功能与文化内涵达到统一。

5. 可以推动木结构和绿色建材的发展利用,促进可持续建筑。

6. 仿古木构造价高昂,限制了推广范围,需要不断降低成本。

7. 需要解决防火、防虫、防腐等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8. 仿古建筑也需要考虑当代人的实际功能需求。不能简单形式化。

9. 需要进一步推广仿古木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体来看,仿古木结构建筑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吸收现代建筑理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

5. 为什么采用木构架

木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和重要特征。自上古时期出现了“巢”与“穴”两种原始的居住形式时开始,即产生了木结构的原始雏型。文献中关于上古时期“构木为巢”的记述,无疑是对木结构萌芽状态的描述。就穴居来说,袋状竖穴的穴口,也必然要采用树木的枝干和草木支条编扎而成的支撑结构和覆盖结构。从而发展演变成建造在地面上的各类建筑,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木结构体系。

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发现有相当规模的氏族聚落的建筑群,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和近年发掘出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木结构建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建筑木构件,证实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已掌握了完善的榫卯连接技术,也说明木结构在此之前已经历了很长的使用和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类型。其中抬梁式结构应用较广,穿斗式次之,井干式结构多应用于产木材地区。

抬梁式木结构

主要是沿建筑进深方向前后立柱,柱端架梁;梁上立短柱(即瓜柱),短柱上再架梁;再立短柱、架梁……,层层叠垛而成。梁的长度,自下而上,逐层缩短。在最上一梁的中部,立脊短柱。两梁间高度按照一定规律,自上而下逐层递减(即宋朝的举折)或自下而上递增(即清朝的举架),从而形成了古建筑屋面具有的优美柔和的曲线。用这种方法组成的房架,每组称为一缝,在平行排列的两缝房架间每层梁的端头及脊瓜柱顶上架设檩木,联成为一个整体,再于檩与檩之间铺钉椽条望板,以承托瓦面。两缝房架即四柱之间所组成的空间,就是古建筑的基本单元──间。由平行排列的三缝房架,组成两间,四缝组成三间……。一座古建筑一般由3、5、7、9等单数开间组成。一缝房架叠梁层数,则取决于建筑的规模和进深的大小。由于抬梁式木构架形成的自由空间较大,落地柱子少。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木结构

在中国南方各地的建筑中用得较多。它的基本组成构件是柱与穿枋(也称穿)。穿斗式木结构是沿建筑进深方向立柱,柱头直接承檩。它与抬梁式木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柱头直接承檩,无须通过梁传递荷载,故比抬梁式承载力高;②落地柱较多,柱距较密;③一缝房架中柱与柱之间由贯穿柱身的穿枋联成一个整体。穿斗式木结构的立柱,沿进深方向自前后向中心(脊部)逐渐增高,以构成与抬梁式木结构相似的曲线形屋面。在穿斗式木结构中,由于立柱所承受的荷载远比抬梁式结构的立柱小,因而柱径也相应缩小,这就发挥了小直径木料的作用,不仅用料经济而且体态也比较轻盈。但柱径的缩小加大了柱的长细比,所以沿柱身要设置层层穿枋,并借助平行于檩下的牵子和上面铺装的阁板,保证柱的轴向稳定。因穿枋主要是起联系的作用,所以本身尺寸都不大。穿斗式结构也是在两缝房架之间,安设檩条组成间。它的不足之处是用料纤细,难于承受厚重屋面的荷载,因而在中国北方很少使用。更因落地柱较多,难于构成较大的完整空间。为此,在中国南方可以看到另一种做法,即在同一座建筑中,中间用抬梁式结构,两端用穿斗式结构,以满足较大室内空间的要求。

井干式木结构

用原木(或方木)叠垛而成的结构,大多将原木经简单加工,纵横叠垛,形成一个矩形空间。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中国有,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可见到。中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墓葬中就发现有井干式木椁(即套棺)的使用,云南一带发现的汉代器物纹饰中,也可见到这种结构形式。据记载,汉武帝时在宫苑中曾建有高大的井干楼:“襻井干而未半,目旋转而意迷”的描述,说明井干式结构在中国有不少于三千年的使用历史,直到今天,在产木地区仍有使用。

6. 为什么木结构体系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

我国古建筑普遍采用木结构,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模型、穿斗和斡调等三种结构体系,其中梁柱式结构占主要地位。

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支持在春秋时期(西元前770一476年)就已形成。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以数层重叠的横梁,逐层缩小,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柱。各层楔强上和香瓜校上承托檩条,又在檩条排好多椽子,构成屋架。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起维护隔断作用,而非承重结构。因此,开闭门窗或分割室内空间,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7. 为什么木构架建筑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而不是其它建筑

中国古建筑广州光孝寺广州近代建筑西关大屋骑楼建筑广州东山洋房西方古典建筑特点

考察实验选取了广州光孝寺作为分析中国古建筑特点的案例,而广州近代西式建筑特点分析则选取了广州东山区的洋房建筑群作为案例。

一、中国古建筑特点

广州光孝寺始建于汉代,后历经三国、东晋和唐宋等时期的扩建。

光孝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鼓楼、钟楼、大雄宝殿、六祖殿、南海观音庙和西铁塔等。以下就是结合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对光孝寺的一些分析:

1、中国古建筑特点之:“中国古建筑不论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落通常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重要的建筑都是布置在建筑群的最中位置,建筑功能分布秩序分明。如北京恭王府、北京故宫等。”作为中国古建珍宝的光孝寺同样也具备这一特征。

光孝寺的建筑分布呈中轴对称分布,而寺中重要建筑:大雄宝殿则居于中心位置。

柱子的分布设置以及室内的开间都是按照这种对称的关系。

2、中国古建筑特点之:“中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以致境内地形繁杂气候、气候多样。

南方地区的‘干阑’建筑,北方有目的去的毡包式居室,新疆地区的图强评定或土坯拱顶建筑,黄河中原地区的窑洞;而东北及西南木材丰富的地区则是‘井干’式建筑。

而使用木架构为承重建筑则是中国古建筑的主流建筑类型。而中国木构架建筑中具特色的重要结构构件。”而光孝寺的大雄宝殿受力结构则是“抬梁”式的结构形式。

3、中国古建筑特点之:“古建筑装饰精美,多美化构件形式用以装饰体现功能与形式结合,用色鲜艳。人们早期建筑色彩来源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认识色彩。

起初人们使用色,彩涂料作为建筑保护和装饰,但是随着色彩在建筑中的使用与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挂钩。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用色规定,而黄色在许多朝代则是皇权象征,红色则是历代重要高等建筑的常用色。在装饰方面,人们除美化各构件形态以达装饰效果。

人们还配以雕刻、彩绘。装饰构件种类繁多有藻井、月梁。雕刻装饰主要为木雕、石雕,而广州陈家祠则具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砖雕和灰雕。雕刻内容主要为人们日常活动及神话人物和故事。”

斗拱总是在提及中国木构架时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光孝寺的斗拱结构也是触目所及的。而且光孝寺的槅扇门和直棂光孝寺大雄宝殿槅扇门窗也是可圈可点的。

4、中国古代建筑的其他特点:(1)、建筑等级森严。中国古建筑的一些建筑样式会根据建筑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皇家建筑显得最为尊贵,朝廷官员的府邸也会由官阶高低而区分。如:清代的古建筑中皇帝宫殿屋面上的吻兽的数目为九,而民间的建筑。故宫太和殿吻兽

(2)、建筑与环境融合,讲究天人合一。中国古代人民大到国都小到房屋的选址都事先进行大量的考究。他们从基地的地形、气候、水纹等方面入手,进行勘察,而确定选址。

同时掺入具有一定科学性及封建迷信色彩的风水元素,从而确定建筑具体方位朝向。在建筑建造时则根据因地制宜的建造原则,建筑选材就地取材。这不仅会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而且建筑极具合理性。

如宋代建成的赵州桥由于遵循科学的原则,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合理,而且在后期的修缮维护中也相当方便。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我国各种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

(3)、工官制度。工官,即使掌管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建造的官职。由于中国封建体系森严,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设立工官,他们主要负责都城的规划建设以及宫殿、宗庙的建造,为皇家服务。

光孝寺大雄宝殿吻兽而民间建筑的发展则主要由当地的木匠作为主导,匠人们根据经验因地制宜地建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中蕴含的智慧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乡土建筑文化更是我国古建筑文化的瑰宝。

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

西方古典建筑主要指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拜占庭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等。

1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2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3 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4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5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炫耀财富。它常常大量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

第二,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

第三,充满欢乐的气氛。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提倡人权,反对神权的结果是人性的解放,这种人性的光芒照耀着艺术,给文艺复兴的艺术印上了欢快的色彩。

第四,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

6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渗入繁华的广州,广州出现了将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三、广州近代建筑特点

随着中国近代史拉开帷幕,中国文化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广州作为开放多元的城市,对西方文化的兼容性极强。

广州近代建筑的代表有: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骑楼建筑以及民国时期的洋楼建筑。

西关大屋为本土的具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骑楼建筑则为商业建筑一种首层铺面,二层则住人。

骑楼建筑将“中西合璧”这一次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匠人们将西方建筑的一些形式根据本土气候进行创造而成。形式优美多样,实用性强。而将传统建筑形似与西方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民居,就是东山新河浦和梅花村一带的花园式洋房。建筑广州近代建筑处处泛着西方建筑形式的身影。

四、广州西方风格建筑的特点

广州东山洋房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与培正路一带。其中有广州五大侨园之称的:逵园、春园、简园、明园和隅园。

1、逵园:逵园乃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曾为中共“三大”会址。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

主楼正面长约40多米,宽约30多米,阳台宽4米,楼墙面呈土黄色,尖型房顶铺盖深绿色瓦顶。楼外围墙呈灰色。全楼二层半,分前后主附楼,每层楼高达4米。

主楼从大门进入后,屋内中央左侧有木楼梯盘旋而上,一楼有阳台、客厅,二楼有主人房和客房,二楼房顶有储物间,附楼住佣工和司机。

8. 木结构的建筑为什么难以保存

湿木头容易在干燥过程中出现裂口,为了避免木头裂口,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来保存湿木头:

1. 保持湿润环境:湿木头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裂口。你可以将湿木头放置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如高湿度的地方或者使用喷水器喷水保持周围的湿度。

2. 堆放方法:将湿木头堆放整齐,不要让木头直接接触地面或者其他硬物。可以在木头下面垫上一层软垫,如木板或橡胶垫,以减少木头与硬物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裂口的几率。

3. 控制干燥速度:慢慢地让湿木头自然干燥,避免直接放置在阳光下或者暴露在强风中。可以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以便湿气逐渐蒸发。

4. 切割木头:如果需要将湿木头切割成需要的尺寸,可以在切割前等待木头适当干燥,以减少切割过程中的裂口。

5. 使用防裂剂:市场上有一些专门的防裂剂可以用于木材的保护。你可以在木头表面涂抹防裂剂,它们可以渗透进木材内部形成保护层,减少木材的裂口。

虽然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湿木头的裂口,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在保存湿木头时,保持耐心和细心是很重要的。

9. 为什么木构建筑多在山西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建筑历史亦非常悠久。作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物质载体,山西古建筑代表了中华文明历史建筑的精华。山西省古建筑数量和质量都是全国之首,而数量众多的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画、琉璃数量之多、艺术之精,也是全国第一。

山西省是中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山西现存登记在册的各类古建筑达18418处,若论单体建筑,可能达30多万处,还有相当多的古建筑没有被登记在册,因而山西省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

在18418处登记的古建筑中,木结构建筑达9053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山西现存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120座,全国共有160座,山西占到了总量的75%;元代及其之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全国约计440座,山西有350座,占到全国的近80%。晋东南古上党地区,已知宋辽金以前的古建筑80座,占到全国半数。

在这些众多古建筑中,具有极高价值的更是数不胜数。今天,重点盘点山西那些国宝级的古建筑。

佛光寺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34米,进深四间17.66米,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地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大殿内存有35尊唐代彩塑,10多平方米的唐代壁画和大量唐至清的题记 。

南禅寺大殿

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是我国现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面阔和进深均为3开间,属于乡村小庙建筑,里面有17尊唐代彩塑,殿内平梁上有唐代墨书的题记。由于位置偏僻,唐代会昌灭法时这座建筑并没有受影响。

晋祠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圣母殿是晋祠主殿,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是国内现存最典型的宋代建筑

善化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座金代建筑,一座辽代建筑。中轴线上的为山门(金代)、三圣殿(金代)、大雄宝殿(辽代),左侧普贤阁(金代),中轴线上的建筑全部为庑殿顶大体量辽金巨构,全国少见。

华严寺

华严寺大雄宝殿是现存古代单檐木建筑中体型最大的一座,矗立在4米多高的台基上。大殿面阔九间53.75米,进深五间29米,面积达1559平方米。

佛殿檐高9.5米,庑殿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巨大,高达4.5米,这在全国寺院建筑上,也是少见的。 大殿原是辽代所建,金代(1140年)重建。

天台庵

长治市浊漳河流域的天台庵,原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之一,前几年修复时发现五代的题记,被定为五代时期的木构,距今1000多年。

大云院

中国现存的六座五代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建于天福五年(940),距今唐代灭亡的时间并不算远。单檐歇山顶,进深面阔均为五间,双抄五铺作,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有唐代建筑遗风。

应县木塔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056年,塔高67.31米,塔身明五层实有九层,全部用榫卯结构建成,所用木材估计有2600吨多,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

太阴寺

太阴寺南大殿建于金代,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在我国现存的金代建筑中算体量较大者。真正使这座寺庙出名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这里存有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卧佛,身长4米,完成于金代。同时,这座寺庙也被考证是《赵城金藏》的主要雕印地之一。

解州关帝庙

运城地区存留的古建筑群面积大、单体建筑等级高规模大,以永乐宫和解州关帝庙为代表。解州关帝庙是国内现存面积最大、规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建筑群,与常平关帝庙一起被列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重建,但木雕和石雕极其细腻精致。

芮城城隍庙

寺庙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现存最早的大殿就是建于这个时候,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柱头斗拱双下昂五铺作,琴面昂。城隍庙除了一座宋代大殿,还有一处元代的享亭和其他清代建筑。目前城隍庙免费开放。

飞云楼

山西运城市万荣县飞云楼建于公元16世纪初,距今近500年,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楼高23.19米,为全木构建筑,全楼斗拱密布,造型美观大方,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也被成为中华第一木楼。

飞云楼高三层,面阔和进深均为5间,占地面积达570多平方米,规模庞大。飞云楼屋顶为十字歇山顶,造型丰富美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完美的建筑艺术品。前几年,飞云楼进行落架大修,拆卸并登记每一个建筑构件,但是当整个楼被拼接完毕后,总是多出几个构件,可想当时人们修建这座高楼时的高超技艺和智慧。现在重修后的飞云楼已经绽放光彩,飞云楼所在的东岳庙也是访古的好去处。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是运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晋商大院,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李家大院现存院落11组,仅为原来规模的一半,但每个院落的柱础、木雕、门窗的装饰均不一样。

普照寺大佛殿

晋城和长治地区现存的宋金时期木构建筑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长治的这处普照寺大殿同样建于宋金时期,面阔三间、进深六椽袱,单檐歇山顶。普照寺原为是上党地区著名的佛教寺院,在抗日战争期间,寺院建筑大部分被日军炸毁,仅留下这处大佛殿。目前大佛殿被列入国保。

秋风楼

万荣县后土祠秋风楼,位于黄河边的高台上,因汉武帝《秋风辞》而得此名,现存建高32米,为清代留存至今的优秀木构建筑之一,秀丽典雅,夕阳西下时一种苍凉感油然而生。“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淳化寺

浊漳河流域附近的早期木构之一,金代建筑,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单下昂四铺作,琴面昂,建筑规制小,无补间铺作。

长治襄垣文庙大成殿

位于襄垣县城内一所中学内,元代建筑,单檐悬山顶,面阔5间,进深六椽袱,檐下斗拱单抄双下昂五铺作。

长治平顺县佛头寺宋代大殿

位于浊漳河流域附近的古村里,佛殿建于宋代,面阔三间,明间设一斜拱,单檐歇山顶。据当地老人讲,佛殿后面本来还有一座规制较小但风格类似的建筑,毁于70年代的大雨。

长治平顺县原起寺青龙宝塔

原起寺有一座宋代大雄宝殿和一座宋代砖塔,后者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塔身七层高17米,每一层的斗拱均不一样。塔顶八角安装8个宋代制作的铁人。之前管理庙宇的人监守自盗,偷走铁人,后村民举报,公安人员追回文物。“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

长治沁县大云院后殿

金代建筑,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悬山顶,单抄单下昂五铺作。建筑内墙壁上原来有30余平方米的壁画,后来被人们涂白已看不清楚。大云院周围的元代建筑清和观前殿几年前被火烧毁,殿内壁画同样无存。再看看大云院后殿后面密集的电线,虽然离殿宇有距离,但仍然安全隐患。

长治平顺县龙门寺大雄宝殿

龙门寺为浊漳河流域的著名古代寺庙之一,集五代、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于一寺,全国仅见此一寺。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单檐歇山,面阔进深三间,单抄单下昂五铺作,耍头做成昂状。

布村玉皇庙前殿

山西长治和晋城现存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长治的几次全国文物普查也发现了不少宋金元木构。原来的布村玉皇庙破败不堪,后来前殿被发现并推断为千年前的木构建筑,流行的观点认为其是五代时期的建筑,大梁直接当做耍头,做法少见。

代县阿育王塔

现在位于县政府院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塔高31米,为圆锥式砖塔,重建于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三圣寺

现存大殿为金代风格,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斗拱五铺作。其门窗、门槛等均为木构,保存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风格。大殿所在的庙宇香火旺盛,不时有信男善女前来烧香求拜。

10. 木构架为什么在中国成为主流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是木结构,其原因大约有如下几种:

1建筑目的方面

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要永恒、宏伟,具有威慑人的力量。

而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政府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

因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

2文化取向方面

西方人对石头有着特殊的爱好。古代希腊神话中,遭遇大洪水的人类,是通过石头再造出来的,石头是创造人类的物质,因而,用石头建造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合情合理的。

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五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对应五个方位(西、东、北、南、中)。五行中所代表的五种材料中,只有土与木被中国人认为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土木”,人是居住在由“土”(台基)承载,由木(柱子、梁架)环绕的空间中的。

3建筑理念方面。

早在2000年以前,古代罗马建筑师就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

中国人则不同,古代中国人既不求建筑坚固久远,也不简单地将建筑外形的美观作为一个目标。中国人更多地追求是空间的适宜与阴阳的和合。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房子,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栖息的。

因此,建筑的规模就不需要太高、太大。既然不需要太高、太大,则用木结构建造的单层或二层,规模适度的厅堂殿阁,就是最好的建筑选择。

相关阅读
纯时尚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